空調的制冷原理
空調其實就是起了一個強制熱傳遞的作用,它通過電力驅動,利用物相的變化將熱量從一個地方轉移到了另一個地方。密閉的房間則起到了一個隔熱的作用,將室外的高溫與室內的低溫隔離開來。
因為空調等電器利用電力做功時也會發熱,環境中的整體熱量實際上處于上升狀態。城市中室外的溫度越來越高,就與用空調的人變多了有關。
家用空調使用的制冷方式通常是壓縮制冷,而空調的主要結構為壓縮機、蒸發器和冷凝器,壓縮機和冷凝器位于室外機,蒸發器則位于室內機。蒸發器用于吸熱,冷凝器用于散熱,壓縮機用于搬運轉移熱量。
空調中使用制冷劑(汽化或者液化時的溫度很低)吸收室內的熱量,這些儲藏在蒸發器中的液態制冷劑,吸收熱量后會迅速汽化為氣體。壓縮機會對這些氣體進行絕熱加壓,提高這些氣體與室外環境的溫差,后經位于室外的冷凝器散熱后又液化為液體。利用制冷劑的相變循環,壓縮機就能源源不斷地將室內的熱量轉移到室外,于是室內便感覺涼快了。
當空調處于制冷或者除濕狀態時,空調中的排水管就會源源不斷的滴出水來,可見空調排水管中的水就是從空調中產生的。可空調在工作時只使用電力,也沒有從外界輸入水,唯一接觸的便只有空氣,那么可以斷定這些水就來源于空氣。
聲明:本文的內容整理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;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,聯系刪除。
相關資訊